“一鼓轻雷惊蛰后,细筛微雨落梅天。”,惊蛰时节如何养生?
来源:养生道之道 发布日期:2020-03-04 21:25
惊蛰过后,万物萌芽,此时,也是养护身体健康的好时节。此时,养成一些好习惯,饮食上做注意,有助于身体健康。——编者按
惊蛰时节,忌食一味
即:忌过食酸味。
酸性,有收敛、固涩的特性。
惊蛰时节,食用过多的酸性食物,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,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。
所以,此时,要注意不要吃太多过酸的食物。
惊蛰时节,多吃二菜
1、韭菜,养阳散寒
韭菜,自古有“春菜第一美食”的美称。
初春时节,韭菜品质最佳,惊蛰时候,吃点韭菜,是不错选择。
并且,“春夏养阳”,而韭菜,是养阳的佳蔬良药,可祛阴散寒。
此外,韭菜,还有“洗肠草”之称,可预防改善便秘。
韭菜炒鸡蛋,是最佳搭配组合,韭菜养阳,鸡蛋滋阴,阴阳双补。
2、葱白,通阳气,散风邪
大葱,也是每天都会用的蔬菜。
惊蛰时节,葱白,是不错的好选择。
葱白,入肺、胃、肝三经,《用药心法》载:“通阳气,发散风邪。”
可缓解春天的风寒感冒,葱白生姜煮水喝,或者用葱白萝卜煮水,预防感冒,效果更佳。
惊蛰时节,常饮三茶
1、去火茶
惊蛰时节,人体容易上火,喝点去火茶,很有必要。
菊花,可清热解毒,帮助人体降火,还可改善眼干、眼涩等。
2、解郁茶
初春时节,容易肝气解郁,导致心情差,情绪不佳。
一旦,肝气郁结,则会严重损害健康,增加疾病风险。
所以,喝点解郁茶,对健康有益。
玫瑰花,可疏肝理气,解郁,改善心情,作为花茶,还可改善春困。
3、排毒茶
春季,万物萌芽,体内的毒素,也会趁机“外发”,此时,是排毒的好时节。
蒲公英,在早春发芽,是好吃的野菜,也是常用的草药植物,有“排毒草”之称。
用其泡水,可以给身体很好的排排毒。
惊蛰时节,调好四气
1:调顺肝气,散散步
春属木,与肝相应。
惊蛰后的养生,以养肝为主。
这个节气肝气旺盛,也容易导致肝气郁结。
因此,要注意调顺肝气,助力肝气抒发,保护肝脏健康。
经常散散步,外出踏青,有助于散心,可促进肝气抒发。
切莫久宅家中,尽量出去走走,踏踏青,对身体健康,十分有益。
2:调养胃气,吃好早餐
"胃气",中医泛指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。
春季一到,一些河鲜、野味开始端上了人们的餐桌,考验胃气的时候就到了。
胃气不足的人,往往消化功能比较弱,吃东西不容易消化,同时,还常会有脘腹胀闷、全身乏力、头晕思睡、舌苔白等表现。
所以,此时要注意调养胃气,吃好营养早餐,尤为重要。
一份温热,营养搭配的早餐,可以唤醒胃气,助力胃部健康。
3:调匀肺气,揉中府
肺主气,人的气力都来自肺气充足。
生活中,很多事会损耗肺气,比如,春天的忽冷忽热的天气,感冒久咳,悲伤过度,劳累过度等,都会让我们肺气虚。
肺气虚的人,往往没有精神头,总是感觉气短乏力,看起来很虚。
调养肺气,要多按揉中府穴。
中府穴,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,这个穴调气最好,可补益肺气。
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,再逆时针揉按本穴,每次按1~3分钟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,建议不要使劲,稍稍施力即可。
4:调足肾气,搓搓腰
中医讲,肝肾同源,惊蛰后,适宜养肝,也同样适宜养肾。
肾气,是指肾精所化之气,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。
若肾气不足,不仅早衰损寿,还会引发各种病症,对健康极为不利。
腰为肾之府,经常搓一搓,可疏通筋脉,温煦肾阳,畅达气血。
两手对搓,发热后,紧按腰眼处,稍停片刻,然后,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,再向上摩擦,上下来回揉搓,至皮肤微红,有热感为宜。
原标题:明日惊蛰,想健康,忌食一味,多吃二菜,常饮三茶,调好四气
免责声明:该中医知识为网络转载整理内容,涉及到方剂、医理等不可轻易尝试,具体操作请尊医嘱。本网站发布文章及图片除特殊标注原创内容外均为网络整理,已知原作者及出处均已标注,著作权以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内容侵犯到您以上权益,请发邮件至web@ilong.cn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■ 上一篇文章: “雨水”来啦,养生要点有这些!
■ 下一篇文章: 辣椒也是养生良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