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|
注册
龙朔文化网
资讯
专题
中医科普
中医历史
古今名医
中医义理
中医故事
典籍
方剂
古方
偏方秘方
验方
养生保健
食补
美容
减肥
其它
经络
针刺
艾灸
火罐
刮痧
推拿按摩
中医外科
膏药
跌打损伤
中药词典
中医
当前位置:
传统文化
>
中医
>
中医科普
>
典籍
温病脉证并治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六篇
2020-04-27 16:14:26
温病有三:曰春温、曰秋温、曰冬温。此皆发于伏气,夏则病暑,而不病温。冬伤于寒,其气伏于少阴,至春乃发为温病,名曰春温。
杂病例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五篇
2020-04-25 12:49:28
夫治未病者,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,四季脾旺不受邪,即勿补之。
伤寒例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四篇
2020-04-25 12:47:15
二十四节气,节有十二,中气有十二,五日为一候,气亦同,合有七十二候,决病生死,此须洞解也。
六气主客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三篇
2020-04-21 12:31:17
问曰:六气主客何以别之?师曰:厥阴生少阴,少阴生少阳,少阳生太阴,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,太阳复生厥阴,周而复始,久久不变。
辨脉法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二篇
2020-04-21 12:28:39
【问曰】脉有阴阳,何谓也?【师曰】凡脉大、浮、数、动、滑,此名阳也;凡脉沉、涩、迟、弦、微,此名阴也,凡阴病见阳脉者生,阳病见阴脉者死。
平脉法—《伤寒杂病论》第一篇
2020-04-21 12:26:05
【问曰】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?【师曰】脉乃气血先见,气血有盛衰,脏腑有偏胜。
伤寒杂病论序(桂林左德序)
2020-04-21 12:22:05
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:“吾家伤寒一书,相传共有一十三稿,每成一稿,传抄殆遍城邑。
《灵枢》选录之根结第五
2020-04-18 20:43:09
一日一夜五十营,以营五脏之精,不应数者,名曰狂生。所谓五十营者,五脏皆受气,持其脉口,数其至也。
痈疽—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第八十一篇
2020-04-17 15:35:02
黄帝曰:余闻肠胃受谷,上焦出气,以温分肉,而养骨节,通腠理。中焦出气如露,上注溪谷,而渗孙脉,津液和调,变化而赤为血。
大惑论—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第八十篇
2020-04-17 15:29:56
黄帝问于岐伯曰:余尝上于清冷之台,中阶而顾,匍匐而前,则惑。余私异之,窃内怪之,独瞑独视,安心定气,久而不解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下一页
37
分类
全部
中医历史
古今名医
中医义理
中医故事
典籍
推荐阅读
·
六神丸治内科急症
·
感冒危险不危险
·
中医如何应对发烧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服硫磺法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山萸肉解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镇肝熄风汤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升陷汤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一味薯蓣饮
·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——柴胡解
大家爱看
·
立秋之后 祛除夏季湿邪正适宜
·
处暑且听《逍遥游》
·
“抓药”一词的由来
·
冻疮的中医治疗
·
中医看胸识病
·
厥阴病本质
·
中医奇书《四圣心源》3:五行生克
·
“痛药”——萧宏慈
·
蒙医的伊希巴拉珠尔学术思想
分享到各大社区